3月27日,学校2025年春季青年教师培训班暨第四期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第二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和第一期国际中文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学校党委书记倪海东出席开班仪式,宣布开班并向学员代表授旗,讲授师德师风第一课。开班仪式由魏晖副书记主持,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培训班学员参加开班仪式。本次培训班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联合举办。
倪海东书记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题,为全体学员讲授师德师风第一课。他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对青年教师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出了要求。一是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教师应该以“为人”树德、以“做事”立功、以“做学问”立言,传承“语言报国、文化兴国”的红色基因,传承北语精神。二是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树立高尚师德。青年教师要加强对职业道德的自觉与自律,承担起培根铸魂的育人使命,修身律己,崇德重道,做一个合格的北语人。三是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提高育人能力。青年教师要用智慧去开启教育,把握时代的育人方向,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加强人文关怀,为每名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四是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提升教书本领。要认真履行教学职责,站稳讲台,讲好课,在教学中要关注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各专业课自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不断提升数字化素养。五是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培育时代新人。落实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提升育人能力。六是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校训精神。青年教师要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精神,以言传德,坚持不懈并身体力行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帮助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党建思政、社会服务工作,倪海东书记从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学校2025年主要工作等方面与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他还结合当前学校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点介绍了党员教师着重查摆整治的问题清单。他强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做学生为学为师的榜样,以优良的作风、高尚的师德师风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他勉励青年教师要把参加培训班的经历转化为修炼内功、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本领,认真思考“教育强国,北语何为”“北语强校,我有何为”,明晰自身职责,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魏晖副书记在主持开班仪式时说,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六大关键行动”,其中一项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关键行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健全教师发展体系,以提升能力、促进发展为中心,构建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他勉励学员要将学习成果转化落实到自身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将自我成长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展明锋围绕培训主题、课程内容、培训特点三方面介绍了培训安排。整个培训包括开班仪式、专题报告、交流研讨、业务实训、社会实践、结业仪式等模块。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健宣读了在第四期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第二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决定。
上一期培训班学员代表暨第一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班长、文学院梁慧婧副教授从感触最深的两段培训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参加培训班的学习体会,感谢学校提供成长平台,表示将带着学习收获继续努力前行。
本期培训班三位学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第四期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学员代表、信息科学学院冯艳宾副教授从端正研修态度、坚定努力方向与成为时代新人等三个方面表明了学习态度和决心。第二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班长、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邵磊老师从行政与教学的交往、知识与技能的交流、党性与业务的交融等三个方面讲述了培训班的意义,并表示要以“空杯心态”“问题导向”“共同体意识”参加培训,提升能力。第一期国际中文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代表、汉学与中国学学院何洁老师围绕“立足需求、凝聚力量”“知行合一、主动破局”“期待花开、共赴未来”谈到了对此次培训的理解和期待,并表示在培训中要努力做到主动吸收、主动扎根、主动链接。
“学党史、长本事、育新人”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创始于2021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十大行动之一,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研修班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养优秀、职业道德高尚、业务能力突出的青年拔尖人才,以期带动青年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同时,为完善学校教师发展体系,丰富教师培训班次,扩大教师培训覆盖面,在新教职工培训班、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基础上,学校2023年开始举办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青年管理干部培训班,今年又增加了国际中文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形成学校常规培训的主题班次。这些常规主题班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层次的教师,循序渐进、阶梯上升,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教师发展工作,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这也是学校党委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